このアイコンがある写真をクリックすると伝統工法の詳細が確認できます。
正面外観(撮影:植松清志)
-
稱名寺山門
稱名寺開基於寛永元年(1624)。因戦災除了門全焼光了。在口縄坂之南,西面松屋町筋。山門是一間高麗門。開間2.8m,両側附垣下方海鼠壁。…
-
千里寺本堂
是利用昭和天皇即位大礼時的饗宴場的一部分。進深30m,開間17m,歇山本瓦頂,山花朝前,東面正面四間向拝。雖然移建時改造也比較多,但是用…
-
南海本線諏訪之森站西站屋
靠近浜寺公園站北側一站,木結構平房48平米左右的小規模的站屋。在入口上方的五個採光窓的彩色玻璃上描絵了従浜寺到淡路島的海岸一帯的様子,是…
再多一点>-
大槻能楽堂
作為全國第一個従當時常見的碼頭座位改為椅子座位的能樂廳,在昭和10年,大槻十三在上町台地建造了大槻能樂堂。 這是為數不多的倖免於戰禍的能…
-
阿倍王子神社舊本殿、舊男山…
根據社藏的《攝州東成郡阿倍權現緣記》,阿倍王子神社是由仁德天皇創建的,作為中世紀流行的熊野神社的王子社而繁榮昌盛,作為阿倍野氏神一直延伸…
-
大阪大學會館(舊共通教育本…
作為舊制浪速高中校舍,由大阪府營修課設計、大林組施工。 校舍建在校園的小丘上,在帶塔屋的4層南樓與L形平面結構3層北樓相接。 具有尖栱形…
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