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アイコンがある写真をクリックすると伝統工法の詳細が確認できます。
外観正面
外観東側面
外観西側面
外観全景
-
画廊再会
画廊再会当初是作為喫茶再会建於昭和28年(1953)。。当時是電影全盛時代,新世界是与東京浅草相並列的娯楽街非常熱閙。据説再会也常有銀幕…
-
學校法人樟蔭學園 樟古館
樟古館(原洗衣教室、舊試食室)是大正7年學園開學時建造的木結構建築中唯一殘留的建築物。 這是一座瀟洒時尚的建築,有半山牆屋頂和外露木結構…
-
通天閣
現在的是第二代通天閣,於1956年建成。 包括避雷針在內的高度為108米。 設計師是內藤多仲,他創作了名古屋電視塔和東京塔,幾乎是在同一…
再多一点>-
寺西家阿倍野長屋
位於地鐵御堂筋線昭和町站附近,是昭和7年(1932年)建造的2層4棟長屋。 戰前,大阪市內佈滿了為普通市民的城市住宅。 作為近代長屋,它…
-
北浜老摩登楼(旧桂隆産業大…
明治時代的磚結構写字楼。座落於中央区北浜。朝向土佐堀通的小規模磚結構建築。正面開口部分,飾以花崗岩条石辺框,玄関附近的変形拱券以四根柱型…
-
男神社
這個擁有豐富綠色的神社被選為大阪綠色的百選神社,在神武天皇東遷期間,由於戰傷的皇兄五瀨命雄叫,因此也被稱為"雄叫之宮"。 拜殿及幣殿、現…
再多一点>